新闻公告

湖北大学

专家纵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建言湖大必威发展

作者:文/魏旭平 李逸 图/向正鹏 朱思淼 刘成城

编辑:杨德津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2日

点击次数:

    10月19日至20日,为庆祝必威建院十周年,湖北大学举办“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钟秉林、别敦荣、卢晓东、张力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就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了主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钟秉林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博专结合的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钟秉林分析,对教育发展方式本身而言,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已跨入世界中上行列,但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短缺且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外部来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其伴随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倒逼国内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以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放眼国际,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这对国内高校借鉴国外优质资源是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要求我们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尤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要应对实际挑战,最后落点还是要落在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为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就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钟秉林认为,国内高校应当抓好大学内涵建设,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拓展办学视野,精心科学谋划,深化综合改革。他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和内涵建设的基本任务,而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声誉载体。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不断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多样化的改革探索。”钟秉林强调,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现今没有任何模式成功到可以完全复制,需要国内各大高校的积极探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作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视野”的报告。别敦荣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思维定势、新视野、背景、土壤、条件、策略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和方法。别敦荣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现在和在未来的中国社会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越来越具备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条件。

    别敦荣评价,最近几年湖北大学在开放办学、在国际化办学,成就特别显著,学校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采取了不少举措,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教务部原副部长卢晓东在会上作题为“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困境与挑战”的报告。他认为经反复训练后的学生只会对现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特别熟练,不会再去探索新事物。他主张“惑不可轻解”,在学生有一定基础之后不要继续加强训练,而是让学生在困境中用自己的方法寻求答案,借机做出颠覆性创新。“困境和悖论其实是揭示人类思想本身不可能想到的东西最珍贵的契机。”卢晓东建议,湖大必威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当打破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由老师设置悖论把他们带入“为伊消得人憔悴”困境之中。卢晓东高度认可必威的教学机制,认为“双导师制”“自由转专业”这些学习自由化的理念给了学生更多获得颠覆性创新的机会。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报告。报告中,张力深度解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形势和政策要点。他强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做出的重点部署,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学习和教育,更有理由增加教育的公平性,让亿万群众更加满意。报告最后,张力表示对湖北大学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我校党委书记尚钢对4位专家在湖大的报告表示感谢,认为这些重要的报告及经验为湖北大学厘清了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拓宽了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事业,明确了学校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任务。他表示,论坛上一系列讨论成果能够为各参会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发掘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特别是能够为湖北大学下一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好的指导。

(审核:王新远 秦明君)

电话:027-8866246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 学院公众号

  • 学校公众号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官方网站nbsp; 鄂ICP备0500330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