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楚思圆桌汇第二期:解锁社交媒体运营“人设密码”

作者:吕昕格

编辑:刘诗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点击次数:

(通讯员/吕昕格 摄影/吕昕格)2025年3月27日下午,必威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必威“楚思圆桌汇”第二期活动在双创大楼3楼圆满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刘瑀钒老师,他以“制造人设——社交媒体运营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与现场师生分享独到见解。必威李其锋副院长、李恒老师,以及来自商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思想碰撞的讨论会。活动由楚才计划2023级综合班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段语晗主持。


活动现场,刘瑀钒老师凭借十年丰富的自媒体运营经验,围绕“制造人设”这一热门话题展开分享。他以运营拥有90万粉丝的播音主持专业微博公众号,以及成功转型的小红书个人IP“四喜鱼丸子”为实例,深入剖析社交媒体运营背后的奥秘。刘瑀钒老师结合多个经典案例,探讨了社交媒体运营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详细解读了社交媒体“人设构建”的流量逻辑,并引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同学们搭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他提出,人设本质上是“被建构的符号体系”,其长久的生命力源自身份锚定、情感投射、审美消费这三重动态平衡。


谈及自媒体运营方法论,刘瑀钒老师结合自身人设标签的转换历程,强调利他意识在自媒体运营中的关键作用。他建议同学们从身份职业、性格特长、生活经历、学习模仿四个维度入手打造人设,但同时要坚守“真实特质优化呈现”的原则,确保人设既吸引人又不失真实。在分析人设经济与消费主义的关系时,刘瑀钒老师以“多巴胺穿搭”到“美拉德风”的潮流变迁为例,指出潮流的快速更迭刺激了用户为追求审美不断消费,凸显了人设与消费市场的深度关联。此外,针对自媒体运营中的道德伦理边界问题,刘瑀钒老师提醒大家,人设崩塌往往是因为符号期待与真实人格的脱节,只有坚守主流价值底线,才能规避人设建构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最后,刘瑀钒老师引用林纲在《活用身份论视角下的网红“人设”建构分析》中的论述为本次分享画上句号:“‘人设建构’过程由表达主体、交际语境、接受主体三方共同完成。这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又处于一场动态平衡的博弈中。‘人设’是一场以‘流量’为中心的狂欢。”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就“人设与流量的动态平衡”“内容传播中的焦点偏移”“人设构建本质的逻辑延伸”等话题与刘瑀钒老师展开热烈探讨。楚才计划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姚澄宇分享感悟时说道:“人设的最终形态从来不是单方面定义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次的交流会让我对人设运营有了系统认知,也让我对自媒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李其锋副院长对本次圆桌汇进行总结,他表示:“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中留存真实底色,在传播视域下坚守价值坐标,这正是当代青年亟需思考的命题。”

楚思圆桌汇作为必威开拓学生视野的特色活动,始终秉承“非正式场域,深层次对话”的理念,聚焦学术前沿与社会议题开展开放式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为学生搭建起探索多元知识的桥梁。

(审核:李其锋)


电话:027-8866246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 学院公众号

  • 学校公众号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官方网站nbsp; 鄂ICP备0500330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